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简介—彭晋民
彭晋民 男 博士 教授
所在部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办公室电话:0591-22863232
Email:pjm@fjut.edu.cn
实验室介绍:
福建省数字化装备重点实验室场地面积达4000余平米,现有大型仪器和设备总价值达2000余万元,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1人,其中教授12人,博士20人。实验室依托福建工程学院装备制造优势学科群,重点针对数控机床、机器人、数控系统、自动化智能化集成系统以及微驱动技术,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服务。
实验室与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建立国家数控系统福建分中心。同时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建立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研究所。目前,实验室具有数控机床设计制造技术、数控系统研究与开发、制造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机器人技术及集成应用、机电装备再制造、工业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微驱动技术探索等七个方向的科研和服务团队,拥有数字化装备技术、数控机床动态测试分析、装备的远程故障服务、机器人运动分析与捕捉等关键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研究领域或感兴趣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是材料加工装备现代设计方法,优化设计,数字化、智能化装备设计及其集成应用技术等。
教育背景(按年份从现在回溯)
1999.09—2003.07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博士
1996.09—1999.07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硕士
1991.09—1995.07西安工业学院材料系材料加工工程学士
工作经历(按年份从现在回溯)
起止年份、单位、职位
2013.07—福建工程学院机械学院,教授
2006.08—2013.06福建工程学院机械学院,副教授
2003.09—2006.07福建工程学院机械学院,讲师
主要科研项目
1.2012.08-2016.07数控机床可移动结合面动态特征性研究 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10万、主持
2.2012.01-2015.06数控机床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开发与应用 2012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面向海西产业集群的服务制造支持系统开发与应用示范子课题 70万 主持
3.2010.06-2012.12 动柱式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的研究开发福建省区域重大项目 60万 排名第二
4.2010.06-2013.08数控机床动态测试平台 福建省重大专项专题数控机床及其相关功能部件研发子课题 260万 主持
论文
1.Peng J M. Yang M B. Effects of hold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semisolid isothermal heat treated microstructure of AZ61–0.7Si magnesium allo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st Metals Research. 2011年24卷第2期 P70-75.SCI索引
2.Peng J M. Yang M B. As cast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g–6Al–1Zn–0.7Si magnesium alloys modified by Sn and Sr additions. 2012年25卷第2期 P103-109.SCI索引
3.Peng J M. Yang M B.etc Effects of Zr addition on as cast microstructure, tensile and creep properties of Mg–3.8Zn–2.2Ca magnesium alloy. 2012年25卷第4期 P207-214.SCI索引
4.彭晋民李济泽邵洁李军负压爬壁机器人吸附系统研究.中国机械工程. 2012年9月,第23卷第18期
5.Peng Jinmin. Water Lubricated Bearing lubrication Model Based on Multilayer Gridding.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1第102卷第1期. p 623-627. EI索引:20114214435929
6.Peng Jinmin. Water Lubricated Bearing Molding Technology Impact on Bearing Bush Material Performance.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第382卷第1期. p 408-413. EI索引:2011511461745
7.彭晋民罗敏峰. 水润滑塑料合金轴承设计参数实验分析及优化. 工程设计学报. 2010年17卷第3期,P196-200
专利等(按年份从现在回溯)
1.2013 加工中心直线导轨结合面动态特性测试设备及分析方法发明专利ZL201110258129.9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