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省重点建设学科介绍
简介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是在原福建高工模具设计与制造和材料成型与控制学科专业的基础上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逐渐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在省内外的模具、材料成形及其相关行业中已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2002年开办本科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后,发展势头强劲。2003年10月福建省模具技术开发基地获批在我院挂牌,2004年被批准为校重点学科,现设置的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在学科建设中,教学、科研、学科梯队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本学科现拥有材料成形、工程材料检测与应用、模具CAD/CAE/CAM、等专业实验室,设备总价值600多万元,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中,省内高校(如福州大学、华侨大学)主要在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方面开展研究。而我校材料加工工程学科重点在于把材料工程、成形技术、模具工程有机融合,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有较强的材料成形和工程应用经验积累,尤其在模具加工和材料成形技术方面独具特色。当然,与国内许多重点院校的材料加工工程重点学科相比,本学科在前沿理论研究、博硕士学位点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实验室建设和科研成果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本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投入重点建设后,将与本校的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土木工程等学科形成优势互补的学科群,有利于对我省新材料制备技术研究、材料加工及相关行业的共性技术进行攻关,发挥省模具技术开发基地的优势,提高本行业总体技术水平,对加快我省特色产业的发展、缩短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思路
立足福建,突出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以学科梯队建设为核心,重点建设一支高职称、高学历、低年龄的结构合理、精干的学科队伍;以福建省模具技术开发基地为平台,以产学研及工程实践为重心,以新材料制备、材料加工新技术研究及开发为切入点,通过科研项目推动学科建设,重点建设材料加工工程开发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促进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高质量材料工程技术人才,获得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福建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主要目标
本学科建设以开展新材料制备技术、材料成形与模具新技术科学研究、解决我省材料加工和成形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形成在省内有优势和特色的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体系,争取建立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申报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点,为我省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基础设施平台。
预期成效:
1. 学科层次目标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材料加工学科体系,在某些重点研究方向上处于省内同类学科中的先进水平;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争取2015年获材料加工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2. 科学研究
组织申报各级科研项目,尤其是争取高层次科研课题。三年内,争取申报成功各类科研课题8~12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5项,科研经费100万元以上。每年至少有1~2项省级纵向科研项目,至少有2~3项横向科研项目;在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0~10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40篇;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在目前已与省内知名企业在技术攻关、推广与产业化方面合作的基础上,建立面向全省材料加工企业的技术研发平台,藉此形成面向市场的快速响应企业联盟,为我省材料加工行业提供技术和信息等服务;争取若干研究成果产业化,创社会和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争取申报1~3项专利,完成1~3项高水平的应用性科研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并争取获得1~2项省级以上成果奖。
3. 学科梯队建设
引进
4. 教学及人才培养
重点抓好现有三个专业的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在材料成形加工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突显特色;依托优势资源,使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紧扣我省实际,把科研项目和产学研项目与本科生毕业论文和设计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在我省优势材料加工产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面对我省特色产业(如鞋材、建材等),探索联合办学的新思路;积极引导学生考研,并为之创造条件,在独立申报硕士点之前,继续与福州大学和华侨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
5. 学科基础条件建设
根据研究方向的定位要求,争取有600万元以上的经费投入,重点保证科研与教学基本设施的建设,结合材料实验中心建设,购置可进行材料研究和模具加工服务的相关仪器设备,基本满足主要科研方向的科研项目对设备的需求;构建学科阅览室,订阅本学科有关的重要核心期刊杂志50种以上,购买学科工具书、图书资料,年购书800~1000册,为学术研究提供最新资料和参考。
6. 学术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相关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的紧密联系和合作,积极参加全国和省内学术团体的活动,逐步扩大本学科的影响,拟在近三年内开展以下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计划:主办、承办2~3次全国性、省际、省级学术会议;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每年3~5人次以上,进行学术交流和宣读论文;争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4人次以上,进行学术交流和宣读论文;每年至少举办5次以上高水平学术讲座;邀请2名与本学科相关的知名专家来校访问讲学和学术交流。